第 1 冊 |
楊濟襄
|
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
|
ISBN 978-986-254-415-0
|
第 2 冊 |
陳溫菊
|
先秦三晉文化研究(上)
|
ISBN 978-986-254-417-4
|
第 3 冊 |
陳溫菊
|
先秦三晉文化研究(下)
|
ISBN 978-986-254-416-7
|
第 4 冊 |
謝昆恭
|
試論西漢京畿地區的警備制度
|
ISBN 978-986-254-418-1
|
第 5 冊 |
陳鏘懋
|
漢靈帝時期的政局
|
ISBN 978-986-254-419-8
|
第 6 冊 |
許朝榮
|
漢人的鬼魂觀研究
|
ISBN 978-986-254-420-4
|
第 7 冊 |
曾賢熙
|
唐代前期(618~755)對安西四鎮的經營
|
ISBN 978-986-254-421-1
|
第 8 冊 |
曾賢熙
|
唐代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研究
|
ISBN 978-986-254-422-8
|
第 9 冊 |
王吉林
|
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
|
ISBN 978-986-254-423-5
|
第 10 冊 |
黃運喜
黃運喜
|
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兼論與其當代社會文化之互動關係
會昌法難研究──以佛教為中心
|
ISBN 978-986-254-424-2
|
第 11 冊 |
陳欽育
|
唐代茶業之研究
|
ISBN 978-986-254-236-1
|
第 12 冊 |
周(上次下吉)
|
吳越釋氏考
|
ISBN 978-986-254-425-9
|
第 13 冊 |
游惠遠
|
宋代民婦之家族角色與地位研究
|
ISBN 978-986-254-426-6
|
第 14 冊 |
陳昭揚
|
金初漢族士人的政治參與
|
ISBN 978-986-254-427-3
|
第 15 冊 |
謝敏聰
|
明清北京的城垣與宮闕之研究(1403~1911)(增訂本)
|
ISBN 978-986-254-428-0
|
第 16 冊 |
朱倩如
|
明人的山居生活
|
ISBN 978-986-254-429-7
|
第 17 冊 |
謝忠志
|
明代兵備道制度:以文馭武的國策與文人知兵的實練
|
ISBN 978-986-254-430-3
|
第 18 冊 |
蔡泰彬
|
晚明黃河水患與潘季馴之治河
|
ISBN 978-986-254-431-0
|
第 19 冊 |
劉德美
|
清代地方學官制度
|
ISBN 978-986-254-432-7
|
第 20 冊 |
葉其忠
邵學禹
|
明鄭降清叛清官兵的研究(1646-1683)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之御批析述
|
ISBN 978-986-254-433-4
|
第 21 冊 |
吳旭彬
郭子琦
|
晚清基督教政策之研究(1844~1911)
清代靳輔治理黃、淮、運三河研究
|
ISBN 978-986-254-434-1
|
第 22 冊 |
呂慎華
|
清季袁世凱外交策略之研究(上)
|
ISBN 978-986-254-435-8
|
第 23 冊 |
呂慎華
|
清季袁世凱外交策略之研究(下)
|
ISBN 978-986-254-436-5
|
第 24 冊 |
呂慎華
|
袁世凱政府與中日二十一條交涉
|
ISBN 978-986-254-437-2
|
第 25 冊 |
王惠姬
|
中國現代化的推手──以留美實科女生為主的研究(1881-1927)(上)
|
ISBN 978-986-254-438-9
|
第 26 冊 |
王惠姬
|
中國現代化的推手──以留美實科女生為主的研究(1881-1927)(下)
|
ISBN 978-986-254-439-6
|
第 27 冊 |
劉又瑄
|
一位近代女性啟蒙者的身影──單士釐(1858-1945)作品研究
|
ISBN 978-986-254-440-2
|
第 28 冊 |
吳昆財
|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對華主張之分析(1947~1950)
|
ISBN 978-986-254-441-9
|
第 29 冊 |
林翠鳳
|
王國維之商周古史研究
|
ISBN 978-986-254-442-6
|
第 30 冊 |
康才媛
|
唐代越窯青瓷研究
|
ISBN 978-986-254-443-3
|
第 31 冊 |
成耆仁
|
朝鮮白瓷研究
|
ISBN 978-986-254-444-0
|
第 32 冊 |
毛文芳
|
董其昌之逸品觀
|
ISBN 978-986-254-4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