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冊 |
周興生
|
狄宛第一期以降瓬疇曆圖與流變體釋——狄宛聖賢功業祖述之三(第一冊)
|
ISBN 978-986-518-584-8
|
第 2 冊 |
周興生
|
狄宛第一期以降瓬疇曆圖與流變體釋——狄宛聖賢功業祖述之三(第二冊)
|
ISBN 978-986-518-585-5
|
第 3 冊 |
周興生
|
狄宛第一期以降瓬疇曆圖與流變體釋——狄宛聖賢功業祖述之三(第三冊)
|
ISBN 978-986-518-586-2
|
第 4 冊 |
周興生
|
狄宛第一期以降瓬疇曆圖與流變體釋——狄宛聖賢功業祖述之三(第四冊)
|
ISBN 978-986-518-587-9
|
第 5 冊 |
閆強樂
|
漢代廷尉研究
|
ISBN 978-986-518-588-6
|
第 6 冊 |
馮世明
|
東漢官僚的地域構成研究
|
ISBN 978-986-518-589-3
|
第 7 冊 |
苗霖霖
|
北魏女主政治研究(上)
|
ISBN 978-986-518-590-9
|
第 8 冊 |
苗霖霖
|
北魏女主政治研究(下)
|
ISBN 978-986-518-591-6
|
第 9 冊 |
于曉雯
|
信息傳遞與帝國統治:唐代朝集使研究
|
ISBN 978-986-518-592-3
|
第 10 冊 |
蔣楠楠
|
唐宋法律考試研究(上)
|
ISBN 978-986-518-593-0
|
第 11 冊 |
蔣楠楠
|
唐宋法律考試研究(下)
|
ISBN 978-986-518-594-7
|
第 12 冊 |
申友良、申東寧
|
馬可波羅與元初國內城市
|
ISBN 978-986-518-595-4
|
第 13 冊 |
蔡泰彬
|
明代水利社會史研究論集(上)
|
ISBN 978-986-518-596-1
|
第 14 冊 |
蔡泰彬
|
明代水利社會史研究論集(中)
|
ISBN 978-986-518-597-8
|
第 15 冊 |
蔡泰彬
|
明代水利社會史研究論集(下)
|
ISBN 978-986-518-598-5
|
第 16 冊 |
李秋梅
|
清代買賣契約地區差異性的初步研究——以清水江、徽州和浙東地區為中心的考察
|
ISBN 978-986-518-599-2
|
第 17 冊 |
劉明
|
教養相資:清代書院考課制度(上)
|
ISBN 978-986-518-600-5
|
第 18 冊 |
劉明
|
教養相資:清代書院考課制度(下)
|
ISBN 978-986-518-601-2
|
第 19 冊 |
曾國富
|
粵北歷史文化研究(上)
|
ISBN 978-986-518-602-9
|
第 20 冊 |
曾國富
|
粵北歷史文化研究(中)
|
ISBN 978-986-518-603-6
|
第 21 冊 |
曾國富
|
粵北歷史文化研究(下)
|
ISBN 978-986-518-604-3
|
第 22 冊 |
淩一鳴
|
晚清「文化家族」的構建──以瑞安孫氏為中心(上)
|
ISBN 978-986-518-605-0
|
第 23 冊 |
淩一鳴
|
晚清「文化家族」的構建──以瑞安孫氏為中心(下)
|
ISBN 978-986-518-606-7
|
第 24 冊 |
廖伯豪
|
清代官帽頂戴研究:以臺灣考古出土與傳世文物為例(上)
|
ISBN 978-986-518-607-4
|
第 25 冊 |
廖伯豪
|
清代官帽頂戴研究:以臺灣考古出土與傳世文物為例(下)
|
ISBN 978-986-518-608-1
|
第 26 冊 |
劉少君
|
民族文化傳承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yal lengc (侗錦)為例(上)
|
ISBN 978-986-518-609-8
|
第 27 冊 |
劉少君
|
民族文化傳承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研究──以yal lengc (侗錦)為例(下)
|
ISBN 978-986-518-610-4
|
第 28 冊 |
江慧芳
|
項穆《書法雅言》研究
|
ISBN 978-986-518-611-1
|
第 29 冊 |
俞美霞
|
民俗‧生活與禮制
|
ISBN 978-986-518-612-8
|
第 30 冊 |
李德生
|
炕的歷史和炕文化
|
ISBN 978-986-518-613-5
|
第 31 冊 |
裴光雄
|
越南雄王文化研究
|
ISBN 978-986-518-614-2
|
第 32 冊 |
阮黃燕
|
1849~1877年間越南燕行錄之研究
|
ISBN 978-986-518-6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