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編
二編
三編
四編
五編
六編
七編
八編
九編
十編
十一編
十二編
十三編
十四編
十五編
十六編
十七編
十八編
十九編
二十編
二一編
二二編
二三編
二四編
二五編
二六編
二七編
二八編
二九編
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 | 二八編 | 27冊書目 | 定價:台幣$80,000 王明蓀 主編 主編 | |||
---|---|---|---|
書冊 | 作者 | 書名 | ISBN |
第 1 冊 | 裴安平 | 問道:當代中國考古學現狀的反思與前瞻(上) | ISBN 978-626-344-075-3 |
第 2 冊 | 裴安平 | 問道:當代中國考古學現狀的反思與前瞻(下) | ISBN 978-626-344-076-0 |
第 3 冊 | 劉闖 | 唐末五代州縣與其城池變動研究 | ISBN 978-626-344-077-7 |
第 4 冊 | 王逸之、李浩淼、張千帆 | 隋唐方術述要(上) | ISBN 978-626-344-078-4 |
第 5 冊 | 王逸之、李浩淼、張千帆 | 隋唐方術述要(下) | ISBN 978-626-344-079-1 |
第 6 冊 | 蔣武雄 | 宋遼外交研究三論 | ISBN 978-626-344-080-7 |
第 7 冊 | 周運中 | 宋代《金陵圖》與《清明上河圖》研究 | ISBN 978-626-344-081-4 |
第 8 冊 | 梅哲浩 | 南宋臨安知府研究(上) | ISBN 978-626-344-082-1 |
第 9 冊 | 梅哲浩 | 南宋臨安知府研究(下) | ISBN 978-626-344-083-8 |
第 10 冊 | 孔偉偉 | 明清澤州科舉研究(上) | ISBN 978-626-344-084-5 |
第 11 冊 | 孔偉偉 | 明清澤州科舉研究(下) | ISBN 978-626-344-085-2 |
第 12 冊 | 苗壯 | 清帝國時期北部邊疆的書寫與表徵 | ISBN 978-626-344-086-9 |
第 13 冊 | 李川 | 華夏書學源始邏輯論 | ISBN 978-626-344-087-6 |
第 14 冊 | 劉程 | 民族圖像的審美敘事建構──中國史前岩畫藝術的美學闡釋(上) | ISBN 978-626-344-088-3 |
第 15 冊 | 劉程 | 民族圖像的審美敘事建構──中國史前岩畫藝術的美學闡釋(下) | ISBN 978-626-344-089-0 |
第 16 冊 | 劉程 | 民族圖像技藝與審美敘事──中國傳統首飾藝術的審美研究 | ISBN 978-626-344-090-6 |
第 17 冊 | 周生春 | 宋元江南農業經濟史論稿──以浙西、江東水利田的開發為中心 | ISBN 978-626-344-091-3 |
第 18 冊 | 古帥 | 黃河與山東區域環境變遷研究 | ISBN 978-626-344-092-0 |
第 19 冊 | 劉祖強 | 香港城市社區歷史地理研究(1841~1991)(上) | ISBN 978-626-344-093-7 |
第 20 冊 | 劉祖強 | 香港城市社區歷史地理研究(1841~1991)(下) | ISBN 978-626-344-094-4 |
第 21 冊 | 王賡武著、莊園編 | 中國語境的王賡武──王賡武學術論文與演講報告(1970~2020)(上) | ISBN 978-626-344-095-1 |
第 22 冊 | 王賡武著、莊園編 | 中國語境的王賡武──王賡武學術論文與演講報告(1970~2020)(中) | ISBN 978-626-344-096-8 |
第 23 冊 | 王賡武著、莊園編 | 中國語境的王賡武──王賡武學術論文與演講報告(1970~2020)(下) | ISBN 978-626-344-097-5 |
第 24 冊 | 陳景良 | 學步古今:中國法律史略論稿(第一冊) | ISBN 978-626-344-098-2 |
第 25 冊 | 陳景良 | 學步古今:中國法律史略論稿(第二冊) | ISBN 978-626-344-099-9 |
第 26 冊 | 陳景良 | 學步古今:中國法律史略論稿(第三冊) | ISBN 978-626-344-100-2 |
第 27 冊 | 陳景良 | 學步古今:中國法律史略論稿(第四冊) | ISBN 978-626-344-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