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花木蘭 | 聯絡我們 |
各研究系列皆為套書銷售單本不零售
書名:《四書蕅益解》研究;熊十力《新唯識論》研究──以《新唯識論》所引發儒佛之爭為進路的探討(法藏知津‧初編‧第35冊)
作者:羅永吉;林世榮
提要 《四書蕅益解》研究 《四書蕅益解》,乃明朝末年佛教界大師蕅益智旭的解經作品。其書分為〈大學直指〉、〈中庸直指〉、〈論語點睛〉、〈孟子擇乳〉等四部份。而〈孟子擇乳〉今已亡佚。其成書的最大動機與目的即是「以佛入儒,務誘儒以知禪」,「俾儒者道脈同歸佛海」。 蕅益大師刻意將三教合一乃至儒佛融合的理論落實在其著作裏,其所用的方法乃是完全以其特有的「現前一念心」為思想基礎來融合儒、道之思想,將三教合一論的主張,從義理會通方面落實到《四書》學裡。 《四書》的內容經過蕅益智旭的精心架構後,整部《四書蕅益解》便將儒家維持人倫之德目,轉換成佛家觀心法門,孔子成為一位處處觀機逗教機鋒百出的大禪師,而整部講儒家「內聖外王」的《四書》也徹底的佛化,變成學佛者的修行寶典了。這在儒佛交涉史中,《四書蕅益解》可說是一個高峰,它代表了晚明佛教界有目的、有方法、有系統,全面從義理上融和儒釋的成果。在新《四書》學的風潮中,其最大特色在建構了完整的「援佛入儒」的理論架構,呈現了一種特殊的《四書》學新面貌。而在儒佛互動的歷史脈絡中,其最大的作用,即是將儒家的經典納入佛法之中,成為佛法的一部份,從義理上回應與化解程朱以來儒者的排佛壓力,並藉此作為接引儒者的橋樑。

熊十力《新唯識論》研究──以《新唯識論》所引發儒佛之爭為進路的探討

熊十力由佛返儒,平章華梵,其《新唯識論》乃融儒佛而折衷於《易》之作,對佛學儒學可謂皆作了一終極意義之探究,從而挺立出道德主體性,在近代思想史上實有重大意義。而由此所引發之儒佛論爭,無疑地豐富思想界甚多,且使宋明以來即已存在之儒佛問題,有一新的接觸與溝通。本文即欲由此一進路以探討儒佛兩家是否有融通之道,從而彰顯出《新唯識論》之理論得失及其時代意義。第一章導論,略述寫作緣由與全文之大概,以利爾後各章之順遂開展。第二章論熊氏對佛學理論之反省,因覺其不足,故由佛家入又由佛家出,而終歸於儒。第三章論《新唯識論》之理論建構,以明熊氏即破即立,其翕闢成變,即用識體之「體用不二」論是如何展開的。第四章論佛學界對熊氏之反駁,藉此不只可從反面看熊氏,更可見雙方之著重點所在。第五章結論,綜合前面所論,歸為幾點結論,就其大端再略加評述。經由以上之探討,從而得知儒佛兩家難以溝通(至少在熊氏當時是如此);唯識理論未為圓融;《新唯識論》誠然有其創見,而其論證則嫌簡略;而其時代意義,無疑地乃熊氏以全幅真精神,再次挺立了道德主體性,並為當代新儒家奠立了一典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