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花木蘭 | 聯絡我們 |
各研究系列皆為套書銷售單本不零售
書名:《資治通鑑》的史觀──以北魏為例(261~534);章學誠史學思想探微
作者:王念西;楊志遠
提要

《資治通鑑》的史觀──以北魏為例《資治通鑑》為編年體史書的再興,溫公立志編一部系統性、扼要性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以專取國家興衰,維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作為君主治國施政的借鏡。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 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向與方法、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 《資治通鑑》的修成背景及其過程:(一)南北分裂的再現意義為北宋、遼、西夏為鼎足而三的分裂局面。(二)宋初經筵、史館的設立的意義為宋太祖、太宗兄弟目睹五代十國的巨變,探其原因,目的在戒鑑宋期,勿蹈覆轍。(三)司馬光、劉恕、劉攽、范祖禹的修定其意義為《資治通鑑》是司馬光、劉恕、劉攽、范祖禹等人合力完成。第三章 《資治通鑑》對比北魏的述評大要為:(一)北魏的起源與南遷的意義為拓跋力微三十九年(西元258年)率部自匈奴故地遷至盛樂。東晉康帝咸康六年七月,代王拓跋什翼鍵徒都雲中。(二)北魏立都於平城意義為東晉太武帝太元十一年(西元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改元登國。東晉安帝隆安三年,遷都平城,立社稷。(三)北魏統一黃河流域意義為北魏太武帝神年神 四年(西元431年),北魏平夏;北魏太武帝太延二年北魏平北燕;太延五年,北魏平北涼。(四)北魏孝文帝的南遷及具悲劇意義為北魏道武帝天興元年七月(西元402年),遷都平城。孝文帝即位以後,重新整理胡漢交錯文化型態,影響層次最大同時也是阻力最大的改革,就是南遷洛陽。第四章 《資治通鑑》對北魏衰亂原因的述評:北魏由盛而衰的分水嶺是孝文帝朝,溫公以「馬政不彰」一事,點出原因。馬政不彰表示戰力衰退,溫公的深意在此。溫公點出「佞佛」、「宗室與外戚」、「權臣」是北魏的三大亂源,但是「馬政不振」卻有畫龍點睛之妙。第五章 《資治通鑑》的大一統史觀:北魏與東晉、劉宋、蕭齊、蕭梁互相抗衡,不論北南,皆未統一。建康政權空想「當復舊境」,但是北魏只能「自認黃帝子孫」。因此「正統」是後人的認定,當世者只能空言而已。第六章 結論:溫公深知要教皇帝做堯或舜,絕對不能正面做文章,即「以史儆君」,修《資治通鑑》,將戰國至五代的興衰,條列史實,加入論評,文筆流暢,使得易於接受,所以,此書能為「皇帝教科書」絕非過譽。

 

《章學誠史學思想探微》 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清代學者章學誠(1738-1801)的史學思想及其影響。作者欲藉章氏現有文獻中有關文史觀念的說明與分析,來疏理章氏史學中的諸多問題,並對章氏史學思想中所隱含的現代史學因素做出解釋。 本書共分為六章,除「緒論」與「結論」外,其餘各章安排如下:第二章「章氏論道」;第三章「六經皆史」;第四章「經世致用」;第五章「章氏史學思想的影響」。「道」是章氏史學思想本體的部分,「六經皆史」為章氏史學思想的客觀認知,「經世致用」則為章氏史學思想之實踐。另增附錄三篇,分別為:〈章學誠論道〉、〈章學誠的方志理論〉、〈章學誠與浙東學派〉,可做為本書的修正與補充。 章氏之道,非一孤立的存在,必須藉「道器合一」的觀點來解釋。章氏「六經皆史」的本意,非僅是「史料」之謂,而是具有「史意」能夠「經世」的史,也無「尊史抑經」的意思,卻與儒家「內聖外王」傳統,有著剪不斷的糾結。章氏「史德」的主張,有著極高的價值,不但要求史家個人的修養,更要求史家在面對史實時應有的客觀認知。章氏史學思想在當代未能引起時代共鳴,和章氏所處的時代氛圍有關;其次是學術的流傳有限。 然而百餘年後,其人與思想,又再度成為聚焦的「顯學」,做為傳統史學思想的總結者,章學誠所代表的意義,絕非偶然,其史學思想中的諸多「命題」,則因具有經典意味的開放性因素而存在。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