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花木蘭 | 聯絡我們 |
各研究系列皆為套書銷售單本不零售
書名: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辨偽方法;梁啟超的古書辨偽學
作者:許華峰;吳銘能
提要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辨偽方法論文從《尚書》學史與辨偽方法兩個角度說明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簡稱《疏證》)的地位與價值。第一章「緒論」:第一節指出《疏證》的主要成就是證明「今本《尚書》」中的「古文二十五篇」為偽。第二節歸納出狹義的偽書專指被刻意偽造的書;廣義的偽書則是指具有作者辨識問題或疑點的書。廣義的偽書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再區分為許多類別。《疏證》對「今本《古文尚書》經文」真偽的判斷,以題名作者與書的內容的關係來說,屬於「真偽相雜」之「真書攙雜有偽的(材料)」。以相關書籍是否現存為標準,則屬「有真書而真書不全」的情形。第三節指出由於古今對典籍的觀念不同,有許多辨偽工作可以重新加以討論,《疏證》即是個很好的例子。第二章「《尚書古文疏證》的體例與內容」:第一節討論《總目》對《疏證》體例與內容的說法,並指出《疏證》體例與內容上的缺失與特色。第二節透過《疏證》、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簡稱《冤詞》)與明代梅鷟《尚書考異》(簡稱《考異》)、《尚書譜》關係的討論,說明論文以這四部著作互相對比的價值。第三節對《疏證》的內容作一概述,並說明本文的討論重點。第三章「《尚書古文疏證》的『根柢』論證」:第一節說明《疏證》第一一三條的按語提出的「根柢、支節」說可作為研究《疏證》的綱領。所謂的「根柢」是閻氏根據種種文獻材料「歸納」得來的結論,為對今本《尚書》真偽材料所作的基本區分,劃定了今本《尚書》那些是真的,那些是偽的,同時確定了漢代真《古文尚書》的篇目。「支節」則是針對偽造的「古文二十五篇」的內容作進一步的考證。第二節處理了〈大序〉、《經典釋文》、《尚書正義》、《隋書‧經籍志》對《尚書》篇目、篇數與流傳的意見(統稱為「傳統說法」)。第三節針對《疏證》「根柢」的論證,指出《疏證》如何運用各種材料論證「古文二十五篇」為偽,並還原出漢代《古文尚書》的篇目。第四章「《尚書古文疏證》的『支節』論證」:第一節駁斥認為《疏證》「支節」論證沒有辨偽功能的說法。第二節指出以作品「內容」辨偽的論證方式與《疏證》在這方面的工作內容,將《疏證》「支節」的論證區分為對「古文二十五篇」襲用他書文句的證明與從「古文二十五篇」之內容證偽兩部分。第三節討論《疏證》如何利用文獻的對比,證明「古文二十五篇」是以襲用他書所引《尚書》文句和他書文句的方式偽造。第四節討論《疏證》如何通過「古文二十五篇」內容的考證辨偽,指出《疏證》從「古文二十五篇」襲用他書文句辨偽與從「古文二十五篇」之內容辨偽兩方面的考證並非截然二分。第五章「結論:『根柢』與『支節』的檢討」:第一節指出梅鷟、毛奇齡論證上的缺失。第二節指出《疏證》在「根柢」的成就曾受到梅鷟《尚書譜》的啟發。第三節透過《疏證》的「支節」論證與《冤詞》相關材料的比較,指出《疏證》「支節」方面的論證受限於材料與《尚書》的性質,由今日視之,「古文二十五篇」是否算作狹義的「偽書」,可以重新考慮。第四節「結語」重申論文的主要成果。 梁啟超的古書辨偽學梁啟超的《古書真偽及其年代》,是民國以來,第一本有系統討論辨識古書真偽及年代考證的專著,雖是演講的記錄,但內容充實,引人入勝,集清代以前辨偽學方法大成,在辨偽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梁啟超辨偽學理論的建立,在方法及實際運用上,有各種不同的批評,而他所做的考據,幾乎篇篇都有可議之處,但以其善於提出問題,擁有廣大讀者,於學術界具有莫大影響力,尤其他所提出的辨偽方法,在今天看來,仍有參考的價值。本論文研究梁啟超的辨偽方法,主要根據《古書真偽及其年代》一書,實例則採用其人所有學術論著,做一全面性整理,指出其辨偽的特色、成就,並查其辨偽工作的限制的原因,實受性格騖博所累,及政局不安干擾;兼比較梁啟超和胡適、顧頡剛等人,雖皆對古書真偽作考辨,在意圖與方法,有極大的不同,同時「國故」的認知上,顯然梁啟超比胡適等人更勝一籌。本文共分五章,計九萬言有餘。首章指出撰寫本文的目的與擬討論的重點;次章為梁啟超古書辨偽和疑古學派的關係,強調疑古辨偽在當時形成風氣,梁啟超與他們最大不同點何在,肯定其人能從「文獻上」及「德性上」雙方面著眼,對「國故」較有全面性的了解;三章言梁啟超古書辨偽的範圍與方法,顯示其人學問的淵博;四章乃梁啟超古書辨偽學的檢討,指出方法上、實例上的缺失,評判他的特色與貢獻,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五章總結二、三、四章的觀點,並指出一己看法,以為未來突破梁啟超古書辨偽學成就的發展新方向。

目錄

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的辨偽方法目 錄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尚書》的地位與《古文尚書》辨偽 1 第二節 偽書的意義與類別 8 第三節 研究《疏證》的意義與價值 14 第二章 《尚書古文疏證》的體例與內容 19 第一節 《疏證》體例的問題 19 第二節 《疏證》與《冤詞》、《考異》、《尚書譜》的關係 28 第三節 《疏證》的內容 37 第三章 《尚書古文疏證》的「根柢」論證 45 第一節 「根柢、支節」說與《疏證》的辨偽方法 45 第二節 《古文尚書》篇數、篇目、流傳歷史的「傳統說法」 51 第三節 《疏證》「根柢」的工作 66 第四章 《尚書古文疏證》的「支節」論證 79 第一節 《疏證》以「支節」證偽的企圖 79 第二節 「支節」的論證原則 86 第三節 「古文二十五篇」襲用他書文句的證明 94 第四節 從「古文二十五篇」之內容辨偽的論證 103 第五章 結論:「根柢」與「支節」的檢討 111 第一節 《尚書譜》與《冤詞》的考證成績 111 第二節 《疏證》「根柢」的來源 118 第三節 《疏證》「支節」的反省 126 第四節 結 語 138 附 錄 141 主要參考書目 161 梁啟超的古書辨偽學目 錄自 序第一章 緒 論 1 第二章 梁啟超古書辨偽與疑古學派之關係 3 第一節 疑古學派的興起及其影響 4 第二節 疑古學派的辨偽方法、目的 8 第三節 梁啟超對疑古學派的回應 17 第三章 梁啟超古書辨偽的範圍與方法 27 第一節 梁啟超古書辨偽繫年 29 第二節 梁啟超古書辨偽的範圍 31 第三節 梁啟超古書辨偽的方法 56 第四章 梁啟超古書辨偽學檢討 67 第一節 梁啟超古書辨偽學商榷 68 第二節 梁啟超古書辨偽學的特色 75 第三節 梁啟超古書辨偽學的限制 79 第五章 結 論 83 參考書目 87 出版後記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