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花木蘭 | 聯絡我們 |
各研究系列皆為套書銷售單本不零售
宗教文化研究系列

 “基督教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if !supportEmptyParas]--> 何光沪 高师宁<!--[if !supportEmptyParas]--> <!--[if !supportEmptyParas]--> 

基督教产生两千年来,对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社会、家庭在内的人生所有方面,包括文学、史学、哲学在内的所有人文学科,包括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在内的所有社会科学,包括音乐、美术、建筑在内的所有艺术门类……最宽广意义上的“文化”的一切领域,概莫能外。

一般公认,从基督教成为国教或从加洛林文艺复兴开始,直到启蒙运动或工业革命为止,欧洲的文化是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基督教化的,所以它被称为“基督教文化”,正如中东、南亚和东亚的文化被分别称为“伊斯兰文化”、“印度教文化”和“儒教文化”一样——当然,这些说法细究之下也有问题,例如这些文化的兴衰期限、外来因素和内部多元性等等,或许需要重估。但是,现代学者更应注意到的是,欧洲之外所有人类的生活方式,即文化,都与基督教的传入和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直接或间接,或片面或全面的关系或联系,甚至因它而或急或缓、或大或小、或表面或深刻地发生了转变或转型。

考虑到这些,现代学术的所谓“基督教文化”研究,就不会限于对“基督教化的”或“基督教性质的”文化的研究,而还要研究全世界各时期各种文化或文化形式与基督教的关系了。这当然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引人入胜的、万花筒似的研究领域。而且,它也必然需要多种多样的角度和多学科的方法。

在中国,远自唐初景教传入,便有了文辞古奥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以及值得研究的“敦煌景教文献”;元朝的“也里可温”问题,催生了民国初期陈垣等人的史学杰作;明末清初的耶稣会士与儒生的交往对话,带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十九世纪初开始的新教传教和文化活动,更造成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诸方面、全方位、至今不息的千古巨变……所有这些,为中国(和外国)学者进行上述意义的“基督教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取之不竭的主题和材料。而这种研究,又必定会对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提供重大的参考价值。

就中国大陆而言,这种研究自1949年基本中断,至1980年代开始复苏。也许因为积压愈久,爆发愈烈,封闭越久,兴致越高,所以到1990年代,以其学者在学术界所占比重之小,资源之匮乏、条件之艰难而言,这一研究的成长之快、成果之多、影响之大、领域之广,堪称奇迹。

然而,作为所谓条件艰难之一例,但却是关键的一例,即发表和出版不易的结果,大量的研究成果,经作者辛苦劳作完成之后,却被束之高阁,与读者不得相见。这是令作者抱恨终天、令读者扼腕叹息的事情,当然也是汉语学界以及中国和华语世界的巨大损失!再举一个意义不小的例子来说,由于出版限制而成果难见天日,一些博士研究生由于在答辩前无法满足学校要求出版的规定而毕业受阻,一些年轻教师由于同样原因而晋升无路,最后的结果是有关学术界因为这些新生力量的改行转业,后继乏人而蒙受损失!

因此,借着花木兰出版社甘为学术奉献的牺牲精神,我们现在推出这套采用多学科方法研究此一主题的“基督教文化研究丛书”,不但是要尽力把这个世界最大宗教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影响以及二者关联的方方面面呈现给读者,把中国学者在这些方面研究成果的参考价值贡献给读者,更是要尽力把世纪之交几十年中淹没无闻的学者著作,尤其是年轻世代的学者著作对汉语学术此一领域的贡献展现出来,让世人从这些被发掘出来的矿石之中,得以欣赏它们放射的多彩光辉!

<!--[if !supportEmptyParas]--> <!--[endif]-->

2015225

于香港道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