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花木蘭 | 聯絡我們 |
各研究系列皆為套書銷售單本不零售
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系列
  詩歌是人的心靈之音,是人籟與天籟的和鳴。沒有詩歌的國家是貧瘠的國家,沒有詩歌的時代是蕭瑟的時代,沒有詩歌的靈魂是乾涸的靈魂。
  至少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中國已堪稱詩歌大國,詩歌成為人們日常交際的工具和自身才華的表露,甚至成為人們社會身份的標誌和生命存在的象徵。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詩歌早已深深地流溢在他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滲透到他們生命的每一個細胞,詩歌甚至就是他們的生活本身、生命本身。因此,透過千百年來林林總總的詩歌作品,我們可以“恢萬里而無閡,通億載而為津,俯貽則於來葉,仰觀象乎古人”(陸機《文賦》),把握中國文化的深厚精要,探視中國古人的博大心靈,從而汲取精深廣博的精神資源,再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古典詩歌,感悟古典詩歌,解析古典詩歌,正是我們登入中國文化殿堂的入口,觸摸中國古人心靈的滑鼠。
  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中,詩歌研究一直炙手可熱,長盛不衰。一代又一代學人“思接千古”,陶醉於中國古典詩歌的豐厚遺產,沉浸在與古代詩人的心靈對話之中,發掘出無數熠熠發光的精神寶藏。
  《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一輯)呈現給讀者諸君的這十六部臺灣各大學的碩士、博士論文,都是以中國古典詩歌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它們不僅接續了20世紀以來中國古典詩歌研究的深厚傳統,更展示了21世紀之初青年學子的明睿智慧。也就是說,它們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是傳統與現代碰撞、對接、交融的結晶。
  這十六部論文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側重探討古典詩歌文本自身的審美魅力,二是潛心發微古代詩人人格與風格之關係,三是深入思考古代詩學理論的豐富內涵。這三種類型共同的聚焦點,就是古典詩歌的審美意蘊和藝術精神。
  中國古典詩歌以其獨特的審美風貌屹立於世界詩歌之林,千百年來一直滋養著中華民族的審美精神,至今仍然煥發出不朽的魅力。這種不朽的魅力,藉助於詩歌文本而長久流傳,生命永存。因此,閱讀古典詩歌,探索古典詩歌文本自身的審美魅力,無疑是古典詩歌研究的首要命題。臺灣地區的青年學子在這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如呂怡菁的《流動與靜止──從空間感知方式論神韻詩朦朧間隔的感知與呈現方式》,以空間感知方式作為切入點,從主觀(感知)和客觀(呈現)兩方面,掘發王士禛神韻詩朦朧間隔的獨特審美意蘊,極富啟發性。吳儀鳳的《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從詠物與敘事兩種不同的寫作形態著眼,細緻解析漢唐禽鳥賦各自不同的審美特徵,頗能發前人所未發之覆。朱雅琪的《魏晉詩歌中的審美意識》,雖然從審美意識立論,卻著意於通過魏晉詩歌的深入考察,重新思考詩歌的本質,力圖建立一種投置於文化視域中的詩歌美學理論。陳清俊的《盛唐詩時空意識研究》,從時空感懷、時空憂患意識、時空描寫方法等方面,對盛唐詩的時空意識進行了一番新人耳目的省察。林珍瑩的《唐代茶詩研究》一文,選題頗為新穎,解析饒有情趣。林于弘的《初唐前期詩歌研究》一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翻進一層,也時有新見。
  詩人專題研究一直是古典詩歌研究中極富吸引力的課題。在臺灣青年學子的論文中,他們最為關心的不是詩人的歷史活動,而是詩人的人格與風格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他們著力從“人”與“文”的相互生發中,透視詩歌文本的內在精神和書寫特徵。如劉正忠的《王荊公金陵詩研究》,以王安石金陵詩為研究對象,對其中深含的意蘊美感,別具悟解。蒲基維的《章法風格析論──以蘇軾詞、姜夔詞為考察對象》,藉助新興的章法學理論,以剛柔論蘇軾詞與姜夔詞的章法風格,希冀確認二人詞作各領風騷的美感效果。張珮娟的《秦觀詞的回流與拓展》,從繼承與發展兩方面,探討秦觀詞在內容、藝術、風格三方面的藝術汲養與審美創新,別有慧解。王翠芳的《稼軒豪放詞風之美學研究》,從風格美、語言美、意象美諸方面深入剖析辛棄疾的豪放詞風,並考察了這種詞風形成的人格因素、審美觀念和藝術淵源。這一類型的研究往往不僅密切關注詩歌文本自身的審美意蘊,同時也著力思考詩歌文本內蘊的詩人人格和時代風貌,從而披示出特定的個性特徵和時代特徵。
  在中國古典詩歌寶藏中,詩學理論的蘊含極為豐富,它凝聚著無數詩人和哲人對詩歌本質、詩歌特徵以及詩人自身的哲思和慧解。深入思考古代詩學理論的豐富內涵,不僅有助於我們走進古人的詩學語境,更為貼切地說解古典詩歌文本,也有助於我們汲取古典詩歌理論的豐厚滋養,溉育當今的詩歌理論。黃惠菁的《唐宋陶學研究》,通過全面考察唐宋人對陶淵明其人其詩的接受,論證陶詩“自然平淡”的風格在中國古典詩歌審美建構中的不朽價值和重要意義,極富說明力。陳美朱的《明末清初詩詞正變觀研究──以二陳、王、朱為對象之考察》,以陳子龍、陳維崧、王士禛、朱彝尊各自不同的詩詞正變觀為考察對象,從不同的角度探討明末清初詩詞正變觀中極為豐富的理論內涵。而陳柏全的《清代詩話中格律論研究》、謝旻琪的《明代評點詞集研究》二文,分別就詩歌格律論、詞集評點學兩個不同的方面,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文體──詩、詞──各自的詩學內涵進行了頗有意義的考索。
  臺灣地區的古典詩歌研究一直有著自身延綿不絕的傳統和獨標一格的風貌。林淑貞的《近五十年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概況:以19492006年碩博士論文為觀察範疇》,以盡可能全備的資料,考察了20世紀下半葉臺灣地區有關古典詩學研究的碩博士論文,為我們展示出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的秀麗風景。拙見以為,收入《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一輯的這些碩博士論文,仍然延續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古典詩學研究的基本路向和基本風貌,體現出臺灣古典詩歌研究者一貫的優良作風,即更為注重古典詩歌在結構、語言、意象、格律、風格、形態以及審美意蘊、審美意識等本體層面的研究,更為注重中國詩學自身的內蘊發微和理論建構。而這,也正是大陸地區近二十年來古典詩歌研究的一個主要走向。我相信,經過兩岸學人“仰觀象乎古人”的共同努力和潛心探究,中國古典詩歌的審美魅力將更加昭彰於世,“俯貽則於來葉”。
  我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領域學步,雖然已歷近三十年,但是對博大精深的中國古典文學卻仍然僅知皮毛,尤其對豐富多彩的古典詩歌往往只能“隔岸觀火”,“不識廬山真面目”。此次蒙好友龔鵬程博士青睞,成為《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一輯)的首批讀者,得以先睹為快,匆匆記錄下淺薄的“讀後感”,以附諸位學子之驥尾,並求質於大方之家,不勝榮幸之至。是為序。
郭英德 200725於北京師範大學